English| 旧版回顾| 电子邮件| 维护邮箱   中国政府网
热词:
 
当前位置:数据频道 > 海洋
2013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(三)
2014-03-26 | 来源: 国家海洋局网站 | 【 】【打印】【关闭

  5.1 海洋环境灾害

  5.1.1 赤潮和绿潮

  赤潮 全年共发现赤潮46次,累计面积4 070平方公里。东海赤潮发现次数最多,为25次;渤海赤潮累计面积最大,为1 880平方公里。赤潮高发期集中在5~6月,占全年赤潮发现次数的74%。2013年我国赤潮发现次数和累计面积为近5年来最少。

 

 2009~2013年我国海域发现的赤潮次数    2009~2013年我国海域赤潮累计面积

2009~2013年我国海域赤潮频次与面积的月份分布  

  引发赤潮的优势藻种共13种,与上年相比减少5种。其中东海原甲藻作为第一优势种引发赤潮的次数最多,为16次;夜光藻次之,为13次;中肋骨条藻 6次;米氏凯伦藻2次;赤潮异弯藻、短角弯角藻、丹麦细柱藻、大洋角管藻、红色中缢虫、双胞旋沟藻、球形棕囊藻、微小原甲藻和抑食金球藻各1次。有毒有害的甲藻和鞭毛藻等引发的赤潮比例略高于近5年平均值。

2009~2013年甲藻和鞭毛藻等引发的赤潮次数占当年总次数比例 

2013年我国海域赤潮与优势生物种类分布 

  绿潮 3~8月在黄海沿岸海域发生浒苔绿潮。3月下旬,在江苏如东沿岸海域发现零星漂浮浒苔。4~6月,漂浮浒苔逐渐北移,最北扩展至山东成山头东南海域,最大覆盖面积为790平方公里,最大分布面积为29 733平方公里。7月,漂浮浒苔分布范围逐渐减小。至8月中旬,浒苔绿潮基本消失。2013年,黄海沿岸海域浒苔绿潮规模为近3年来最大。

2009~2013年我国沿岸海域绿潮最大分布面积和最大覆盖面积  

  5.1.2 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

  渤海滨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严重。黄海、东海滨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范围较小,但部分监测区近岸站位氯离子含量明显升高。南海滨海地区海水入侵范围小,土壤盐渍化较轻。

  海水入侵状况 海水入侵严重地区分布于渤海滨海平原地区,近岸站位氯离子含量高,海水入侵范围大,约50%监测区海水入侵距离距岸10~30公里,主要分布在河北、山东沿岸;黄海和东海滨海地区海水入侵范围总体较小,约80%监测区海水入侵距离距岸5公里以内;南海滨海地区海水入侵范围小、程度低,海水入侵距离一般距岸2公里以内。

  与上年相比,渤海滨海地区辽宁盘锦、河北唐山监测区海水入侵范围有所扩大,辽宁锦州、山东烟台和潍坊监测区近岸站位氯离子含量明显升高;黄海滨海地区江苏盐城和连云港、东海滨海地区福建长乐监测区近岸站位氯离子含量明显升高;南海滨海地区海水入侵范围基本稳定。

  土壤盐渍化状况 土壤盐渍化严重地区分布于渤海滨海平原地区,40%监测区盐渍化范围距岸10~25公里,主要盐渍化类型为硫酸盐-氯化物型和氯化物-硫酸盐型轻、中盐渍化土和盐土;黄海滨海地区盐渍化总体较轻,大部分监测区盐渍化范围距岸7公里以内,盐渍化主要类型为硫酸盐-氯化物型和硫酸盐型中盐渍化土和盐土;东海和南海滨海地区盐渍化范围较小,90%以上监测区盐渍化范围距岸3公里以内。

 

2013年辽东湾滨海地区土壤盐渍化现状分布图

  与上年相比,渤海滨海地区河北秦皇岛和唐山土壤盐渍化范围稍有扩大;黄海部分监测区近岸站位含盐量明显上升;东海和南海滨海地区盐渍化范围基本保持稳定。

 

 

  5.1.3 重点岸段海岸侵蚀状况

  我国砂质和粉砂淤泥质海岸侵蚀依然严重,局部岸段侵蚀程度加大。与上年相比,辽宁盖州和海南海口岸段侵蚀速度明显增加;辽宁绥中、河北滦河口至戴河口和上海崇明东滩岸段侵蚀范围减少,侵蚀速度有所减慢;广东雷州岸段侵蚀范围有所增加。

 

  5.2 主要海洋环境突发事件

  5.2.1 突发海洋污染事件

  2013年11月22日,青岛东黄输油管线发生爆燃事故,入海原油对胶州湾及邻近海域的海水、海洋沉积物、海洋生物、岸滩等造成一定影响。至12月底,海水质量呈现一定程度改善,岸滩污染有所减轻。

  5.2.2 重大海洋污染事件的环境影响

  蓬莱19-3油田溢油事故

  2011年蓬莱19-3油田溢油事故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继续处于恢复中,但其生态环境影响依然存在。海水中石油类含量符合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;个别站位沉积物中石油类含量超第二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;底栖生物质量继续好转,鱼类体内石油烃含量与事故前水平基本持平,甲壳类体内石油烃含量仍然高于事故前水平。浮游生物多样性指数与事故前水平基本持平;浮游动物幼虫幼体密度明显升高,但仍低于事故前水平,鱼卵仔鱼数量仍然较低。

  大连新港“7·16”油污染事件

  2010年大连新港“7·16”油污染事发海域环境状况继续呈改善态势。沉积物中石油类含量有所下降;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较上年分别上升15%和17%;底栖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亦呈现恢复态势;潮间带生物群落明显恢复,受损的白脊藤壶、太平洋牡蛎、短滨螺、菲律宾蛤仔和缘管浒苔、孔石莼等原有优势种群已恢复到正常水平。

 

  在渤海、黄海、东海和南海北部海域开展了海-气二氧化碳(CO2)交换通量的断面走航监测工作。

2013年夏季监测海域海-气CO2分压差(微大气压) 

  渤海夏、冬季从大气吸收CO2,春、秋季向大气释放CO2,渤海水深较浅,易与大气充分交换,全年对大气CO2的吸收/释放接近平衡。黄海春、秋、冬季从大气吸收CO2,夏季向大气释放CO2,黄海海域总体吸收大气CO2,全年表现为大气CO2的汇。东海春、夏、冬季从大气显著吸收CO2,秋季吸收强度趋于减弱,冬季水温较低、春季初级生产力水平整体较高、夏季长江冲淡水影响海域的生物吸收显著等,是该海域全年显著吸收大气CO2 的原因。南海北部海域夏季向大气释放CO2。

  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
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。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
    
 
  相关文档  
·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掀起一轮学习教育热潮
· 国家海洋局发布《2015年海域使用管理公报》
· 测绘地理信息
· 科技与信息化
· 地质环境
· 地质调查
·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